第51章 步步生蓮
關燈
小
中
大
瞿飛的心情很容易從他的狀態看出來。
當他和翁總領著一眾工程師回來的時候, 一頭粗硬的黑發膨脹亂飛,眼神壓抑不住的疲憊,但是嘴角翹得老高。
還沒等到翁承先給律風介紹專家,他先一步沖上來。
“律工, 這次我可立了大功!要不是沒有我, 就沒有這新方案。”
方案還沒說, 先就亮起他胡子拉碴的笑容邀功。
律風知道有新方案, 能解決洋底巖石的問題,瞬間覺得瞿飛英俊無比,附和得格外順從。
“好好,你是大功臣,快說說到底什麽方案!”
誇獎很敷衍, 追問很急迫。
瞿飛嘴角咧到耳朵了, 哈哈笑道:“當然是在海面上建人工島啰~”
律風:?
全南海隧道項目組,就屬瞿飛不靠譜。
律風聽了他那句建人工島, 滿腦子海洋保護指標、生態文明建設。
南海隧道全程兩座入隧式人工島,已經反反覆覆進行了測算、模擬, 在不妨礙洋流、海洋生態、海生物種群往返規律的情況下, 小心翼翼確定了位置。
跨海大橋段再建人工島,無異於重覆他們設計規劃評估階段過程,耗上三五年都說不定。
律風心情忐忑,跟瞿飛的得意燦爛的神情截然不同。
翁承先眼看著自家徒弟沖上去炫耀, 竟然律風一點兒也不激動,甚至臉上愁雲密布, 仿佛陷入掙紮。
“出什麽事了?”他以為自己離開之後,出了大事。
要不然平時沈著冷靜的律風,臉色會如此沈寂。
然而, 律風搖了搖頭,嘆息道:“工地沒事,是我對建設人工島的方案了解不夠多,如果建島能跨過花崗巖保證施工,我沒什麽意見。”
人工島?花崗巖?
翁承先眼睛一瞪,眼鏡都快掉下來了。
他當著一群工程師的面,伸手一巴掌拍在八尺逆徒身上!
“什麽人工島?叫你胡說八道!”
律風以為自己對瞿飛足夠了解。
可他沒有想到,去工程研究所當了大半個月苦力還沒有煙抽沒有拖鞋穿的瞿飛,不靠譜程度能夠翻倍。
他和翁承先帶回來的工程師、留守南海隧道負責人坐在會議室裏,翻著《南海隧道跨海大橋段采用特殊深海埋植式海上平臺施工方案》的草案。
上面清清楚楚寫著,“在海底花崗巖過於堅硬地形,尋找風化區域,定制多根鋼管樁,撐起人工橋座平臺,穩固整個橋基。”
被瞿飛言簡意賅亂總結,變為了“建人工島”。
然而,埋植式海上平臺操作方式類似人工島,實際上與人工島這樣條件覆雜、寬闊的建設工程既然不同。
它只需要施工隊伍膽大心細,設計隊伍修改圖紙。
律風頓時松了一口氣。
“這種人造平臺的方案,我在國內的跨海橋、跨江橋看見過很多成功案例,用在咱們橋上,應該沒什麽問題。”他說著瞥眼看向瞿飛,“比建人工島容易多了。”
“嘿,小平臺就不是島啊?”瞿飛不同意,辯解道,“我這不是怕廢話多,不能說清楚方案核心嗎?咱核心就是鋼鐵島嶼啊!”
翁承先對自己徒弟絕望了。
“什麽鋼鐵島嶼,這些都是建在海床上的懸浮平臺,最多算一串荷葉子。”
瞿飛一聽,眼睛都亮了,“好,荷葉!跨海大橋建在荷葉上,就是步步生蓮啊。”
意象極美,柔和得不像是瞿飛這樣的糙漢子能想出的詞語。
卻特別貼合埋植式海上平臺的設計。
律風楞了楞,詫異地低頭去看設計草圖。
圓潤的鋼管支撐起圓形的懸浮平臺,高低不一的平臺,又托舉起橋梁每一座橋墩。
橋墩踩在平臺之上,輕盈越過海床裏的花崗巖區域,如仙人點水而過,腳下生蓮。
他沒想到,瞿飛還能有這麽浪漫的形容。
之前被“人工島”激起的埋怨,變為了欣賞。
“步步生蓮比人工島更形象。”律風誇道,“瞿工有文化。”
有文化的瞿飛,終於得到了大眾文化人的認可。
他為了這個方案,深入工程研究所實驗室,成為了負責灌漿打樁的苦力,總算得到了真情實意的誇獎。
瞿飛嘿嘿嘿的表示開心。
他自吹自擂道:“那當然有文化,幾噸的混凝土在實驗坑裏堆起來的荷葉平臺,全靠我勇猛有力,不然,真的做不出來。”
翁承先聽了都搖頭。
下次還是不要把瞿飛關進實驗室幫忙了,這忙活半個月出來,沒能與外界接觸,更傻了。
宛如片片荷葉的埋植式海上平臺,得到了一致認同。
剩下的工作,主要落在了修改設計圖上。
之前一根立柱直插海底的橋樁,分散成了多根長短不一的立柱。
每一個鉆孔點,都需要根據地質勘測,尋找洋底巖石風化嚴重的脆弱區,撐起一根根立柱,架設好小小的平臺。
花崗巖區域方圓三公裏。
他們蜿蜒盤旋近,長達五公裏的彎曲橋身,都要按照相同的方法,嫁接在人工造起的荷葉平臺上。
特殊的施工方案,采用了埋植式海上平臺技術眾多施工經驗,總結出屬於南海隧道的新方案。
翁承先帶回來的工程師們,大多都在跨海橋、跨江橋使用這種技術的老手。
會議討論起真正專業的技術,律風就成為了旁聽的學生。
那些面容陌生、經驗豐富的工程師,點出自己負責橋梁與南海隧道跨海大橋共同點、不同點駕熟就輕。
持續整整一天的會議,組成了新的技術小組,承擔起跨海大橋越花崗巖海床區域的主要工作。
他們要在最快的時間完成測算,最迅速的繪制設計圖,然後再根據施工進程不斷修改、覆核。
保證橋梁腳下每一方海上平臺,都能順利穩當地撐起跨海大橋鐵灰色的宏偉身軀。
瞿飛負責測算。
律風,則是那個畫圖的。
他們跟著翁承先和工程師們,整日整日飄在南海上,唯有刮起臺風,要求返航的時候,才會重回陸地。
全新圖紙的修改,像是一場除舊迎新的過程。
律風畫出來的每一筆草稿、每一根線條,都在推翻最初的設想,又如細胞新生一般,將整座橋梁位於海面下的部分,更新換代。
幾十個晝夜的奔襲,創造了史無前例的橋基方案。
時間隨著重新繪制的圖紙,一點一點延展於海平面以下。
直到一片盛滿腥鹹海水的“荷葉”飄浮起來,撐起了第一根橋墩,律風緊繃的那根弦終於松懈下來。
“師兄,我們有辦法跨過巖層,進入隧道區了。”
殷以喬站在綠幕鋼管圍起的燈塔博物館下,收到了失聯許久的律風,發回的消息。
他沒有興奮地喋喋不休,消息簡短得透著疲憊。
卻如釋負重般,騰出時間傳達了他的喜悅。
大陸與寶島直線135公裏的距離,也不知道要走上多少年。
殷以喬離南海隧道的藍色圍欄那麽近,仍是要依靠遠隔千裏的訊號,才能得知律風的近況。
中國的建設效率,每一次都在刷新他的認知。
原來南海隧道建設隊伍攻克難關可以那麽迅速,一年就能確定下三分之一的距離怎麽前行。
原來十五年的工期那麽漫長,剩下預留的十四年裏,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像現在一樣順利。
覆雜的情緒在殷以喬心裏翻騰,哪怕他並不清楚律風怎麽解決的問題,也不妨礙他為律風高興。
“恭喜。”殷以喬轉身看向不遠處南海隧道建設工地,“晚上有沒有空一起吃晚飯?我來接你。”
確定下建設方案和詳細施工藍圖後,律風的工作重歸輕松。
他只需要定時上船,隨翁承先檢測海上平臺施工情況,觀看這座鐵灰色橋梁,如何延展至深海。
南海隧道工程項目,同時在多處施工建設。
距離花崗巖海床區域三十公裏之外,就是他們第一座入隧人工島。
蔚藍海域一望無際。
他們根本見不到三十公裏外什麽模樣,卻熱衷站在工程作業船甲板上,眺望遠方。
“我昨天聯系了負責沈管建設單位了。”翁承先迎著海風,低聲笑道,“四十二節巨型沈管,每一節都快200米,超過七萬噸。其中有那麽一節,會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。”
南海隧道的建設,早就成為了全世界的焦點。
律風每天出發登船,都能見到不同發色、膚色的記者,在負責人的帶領下,參觀已經矗立在海岸邊的大橋。
鐵灰色在碧波之上,雄渾巍峨。
那些記者甚至沒能登上橋梁,僅僅站在岸邊,就能發出語氣相同的驚嘆。
而四十二節沈管隧道,會成為南海隧道最後的建設。
在完整的建設方案之中,某一節特殊的標的,將代表整座橋梁、整個隧道完成最後的合龍。
不會有國家願意錯過這樣的盛事。
更不會有人不想親眼見到南海隧道宣告成功的歷史性時刻。
翁承先不過是閑聊般感慨,律風竟聽進了心裏。
他的工作屬於跨海大橋階段,隧道的建設與翁總工有關、與瞿飛有關,而與他這個做橋梁設計的設計師,沒什麽關聯。
激動與遺憾交織在律風心裏。
以年計量的超級工程,每一分每一秒,都有無數人在默默為之付出。
他所見到的六方三角,來自遙遠的建設工廠。
雙層橋梁準備鋪設的軌道,由鐵建集團忙碌地準備。
四十二節沈管,在他不知道的地方,鑄模、測試、預制。
律風在風聲烈烈的南海上,感受到全國各地的力量,源源不斷匯聚於這座建設中的橋梁。
如果不能親眼見到它合龍,律風總覺得心裏會留下終生的遺憾。
終於,在某個風平浪靜的午後,律風問道:“翁總工,到時候安裝最後一節沈管的時候,我能不能跟你一起登船?”
翁承先聽了,笑得見牙不見眼。
橋隧安裝工程,每一個建設者都有預定好的工作,工作的特殊性不能夠隨隨便便帶人上船。
然而,他不能立刻答應,也沒馬上拒絕。
他只是說:“哎呀,可老吳跟我打招呼,搞完跨海大橋趕緊讓你休息,還有好多項目等著你去幫忙呢!”
律風作為國家設計院大紅人,從烏雀山大橋起,就在全國橋梁建設工程裏有了姓名。
有姓名的設計師,註定得到更多人的青睞。
吳贏啟遠在國院,只要能夠和翁承先聯系上,必定叮囑這位老朋友:讓律風鞠躬盡瘁可以,但不能死而後已。
越是奮鬥在前線的工作者,越是珍惜人才。
律風年紀輕輕,一腔幹勁,吳贏啟唯恐他拿出當年從建築師跨行橋梁設計師的魄力,在翁承先的忽悠下,轉型為隧道工程師。
吳院的擔憂,通過翁承先哈哈笑聲、半開玩笑的調侃,清晰傳遞給了律風。
“老吳說,設計師們懶懶散散的,他會催著去幹活,可你事事認真,他只想催你好好休息。”
“老吳說,他看人一向很準,你多積累經驗,早晚可以承擔起更重大的項目。”
“老吳說,中國大地還有千千萬萬的建設項目,橋梁比沈管更適合你的發揮。”
老吳同志心系後輩,律風格外汗顏。
他只是想靠著裙帶關系看看偉大世紀工程的合龍。
怎麽搞得好像他要親身上陣、安裝沈管,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似的。
吳贏啟和翁承先對他誤會很深。
律風自覺不過是來得勤快、畫圖迅速,沒什麽可圈可點超能力,怎麽到了這兩位老同志口中,他的未來如此可期。
久違的假期,律風仍是陷入了迷之沈思。
他戳著手中的甜點慕斯,問道:“師兄,我在別人眼裏看起來真的很拼?”
殷以喬悠閑攪拌咖啡勺,沒急著回答,他端起咖啡深思熟慮後才說道:“還好,也就是普通的改變世界那種努力法,跟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比起來,不算拼。”
很好,律風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比照對象在非人類區間。
他想笑又覺得笑不出來,皺著眉吃掉甜點,“明明我跟其他工程師比起來差遠了。”
律風在跨海大橋認識的工程師,能在狂風吹拂的海面,一眼測算出下樁距離,與精密儀器估值相差無幾。
又或者經驗豐富,提前預判海平面下看不見的淤泥情況,直接作出應急預案,迅速在危機發生時,解決倒灌的淤泥。
跨海大橋的各種困境,在這些工程師的處理下,擊破得輕而易舉。
律風和他們相處下來,越發覺得——
他們不是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,卻個個都是創造奇跡的超人。
律風吹噓其他工程師神乎其技,抑制不住驕傲的神情。
殷以喬聽得認真。
那些陌生的名字,漸漸有了模糊的身影,每一位都像他親愛的小師弟似的,心系橋梁,無心休息。
“你也不差。”師兄說,“難得假期,你都惦記著橋和南海。”
殷以喬的語氣像稱讚又像抱怨。
律風頓時警覺,堅決否認,“我沒有啊!”
殷以喬不信,勾起笑意問道:“那你約我去寶島做什麽?”
“去看看……”
律風張口就想說:去看看寶島的跨海大橋情況。
他話到嘴邊,又強行變成了——
“去看看老師吧。”
殷知禮為了設計出合適的大船建築,一直停留在寶島。
寶島政府代表不屑於大陸,但是對於這位成名許久的建築師不敢怠慢,任由他設計發揮。
然而,寶島大多數存在安全隱患的大樓,都重新架起了加固鋼管,或者拿出了重建方案。
殷老先生的設計圖,還是沒有拿出來。
那份萬眾期待,卻遲遲沒有公開的大船設計,正擺在律風的面前。
手工繪制的圖紙,清晰展現出了一座幹凈利落的船型建築物。
它擁有開闊的甲板,高大的船艙,龐大的船帆。
仿佛只要登上這艘迎風招展的大船,就能欣賞到南海壯麗風光。
可殷知禮不滿意。
他說:“它太像船了,反而缺乏了建築的藝術性。”
殷知禮的理念,是融物於景。
完全照搬船的模樣,只會讓人感慨一艘好船,卻不會讓人感受到建築物獨有的溫暖。
他和殷以喬不同。
博物館寄情於形,這座大船更要藏情於心。
殷知禮不希望它變為游樂場似的粗糙建築,希望它能夠矗立在南海隧道旁邊,成為世界各地游客印象深刻的中國大船。
老師的理念深邃得到達了另外的境界。
律風安靜地聽他講建築物與當地人文的融合,聽他說船與船之間的獨特,跟回到了大學課堂悠閑時光一樣,思索起面前這座船型建築。
殷知禮要的,是像船又不是船的藝術。
和律風單純想象的照搬福船,截然不同。
律風脫離了建築表達的世界許久,在老師的闡述裏,漸漸找回了對建築物的感知。
建築是自然界的真實映照,而不是枯燥無味的重覆。
直到他和殷以喬告別老師,回到立安港,律風腦海裏都在思考——
如何設計一座符合南海、像船又不像船的建築。
老師設計的大船,足夠漂亮。
但是律風能夠隱約捕捉到老師的意思。
設計裏美麗的是船,作為建築師永遠不能為了追求美,忘記了建築本來應當具有的特性。
正如那些跨海大橋正在創造的海上平臺,首先它們是穩固可靠的橋基,然後才是盛滿蓮花般美麗動人的荷葉。
殷以喬在酒店客廳挑選綜合旅游區的地面鋪設材質。
律風坐在茶幾旁,隨手畫出心裏印象深刻,像船不是船的地標建築。
悉尼歌劇院的圓拱白帆。
nemo科技館的銅綠色航船。
濱海灣金沙酒店的撲克巨輪。
律風閉著眼睛都能勾勒出它們的外形,分析出它們獨特的設計理念。
象征主義建築的廣泛應用,似乎已經很難尋找到超越經典地標的設計。
也難怪老師畫出了大船之後,陷入長久深思,遲遲不能決定好南海隧道旁邊商業樓的造型。
殷以喬忙完工作,走到茶幾旁,就見到了無數張船型建築草稿。
那些知名的建築物,被律風拆分成了不同的模塊,落筆標註了設計的緣由。
認真得像學生筆記一般的草稿,逗笑了殷以喬。
“律工,你這是要重操舊業?”
“我只是在解題。”律風擡起頭,撐著下巴晃著筆認真說道:“商業樓有48層,下面又要建立寶島最大停車場、地鐵站,還得扛住隨時登島的臺風。難怪老師不滿意那座船的設計,如果原封不動地施工建設,它可能會成為全世界第一座被風吹下海的高樓。”
“行了,不要操心爺爺。”殷以喬伸手把人拽起來,“他總能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,南海隧道合龍前,寶島大樓一定可以完工。”
殷以喬的信心,來源於十年如一日的相處。
這世上就沒有能夠難倒殷知禮的項目,也沒有能夠困擾大建築師的船舶。
可律風擔心的不是老師,是那艘飽含深情的船。
他明知道老師可以給出最好的設計方案,依然忍不住去想:換作我,會設計出怎麽樣的一艘船?
律風的睡夢裏,揚帆起航的船隊與南海戰艦交替出現。
也不知道為什麽,戰火燃燒的聲音成為了夢境的配樂。
安寧的海域,藏著他無法預料的風險。
好像看似風平浪靜的海面,一不留神就會將懈怠的船夫吞噬殆盡。
“嗡嗡嗡——”
律風被手機振動突然吵醒。
夢境攪得他頭暈目眩,接通手機都有氣無力。
然而下一刻,瞿飛的大嗓門震天響,嚇得他從床上猛地彈起來!
“律風,快起來!16級超強臺風要來了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當他和翁總領著一眾工程師回來的時候, 一頭粗硬的黑發膨脹亂飛,眼神壓抑不住的疲憊,但是嘴角翹得老高。
還沒等到翁承先給律風介紹專家,他先一步沖上來。
“律工, 這次我可立了大功!要不是沒有我, 就沒有這新方案。”
方案還沒說, 先就亮起他胡子拉碴的笑容邀功。
律風知道有新方案, 能解決洋底巖石的問題,瞬間覺得瞿飛英俊無比,附和得格外順從。
“好好,你是大功臣,快說說到底什麽方案!”
誇獎很敷衍, 追問很急迫。
瞿飛嘴角咧到耳朵了, 哈哈笑道:“當然是在海面上建人工島啰~”
律風:?
全南海隧道項目組,就屬瞿飛不靠譜。
律風聽了他那句建人工島, 滿腦子海洋保護指標、生態文明建設。
南海隧道全程兩座入隧式人工島,已經反反覆覆進行了測算、模擬, 在不妨礙洋流、海洋生態、海生物種群往返規律的情況下, 小心翼翼確定了位置。
跨海大橋段再建人工島,無異於重覆他們設計規劃評估階段過程,耗上三五年都說不定。
律風心情忐忑,跟瞿飛的得意燦爛的神情截然不同。
翁承先眼看著自家徒弟沖上去炫耀, 竟然律風一點兒也不激動,甚至臉上愁雲密布, 仿佛陷入掙紮。
“出什麽事了?”他以為自己離開之後,出了大事。
要不然平時沈著冷靜的律風,臉色會如此沈寂。
然而, 律風搖了搖頭,嘆息道:“工地沒事,是我對建設人工島的方案了解不夠多,如果建島能跨過花崗巖保證施工,我沒什麽意見。”
人工島?花崗巖?
翁承先眼睛一瞪,眼鏡都快掉下來了。
他當著一群工程師的面,伸手一巴掌拍在八尺逆徒身上!
“什麽人工島?叫你胡說八道!”
律風以為自己對瞿飛足夠了解。
可他沒有想到,去工程研究所當了大半個月苦力還沒有煙抽沒有拖鞋穿的瞿飛,不靠譜程度能夠翻倍。
他和翁承先帶回來的工程師、留守南海隧道負責人坐在會議室裏,翻著《南海隧道跨海大橋段采用特殊深海埋植式海上平臺施工方案》的草案。
上面清清楚楚寫著,“在海底花崗巖過於堅硬地形,尋找風化區域,定制多根鋼管樁,撐起人工橋座平臺,穩固整個橋基。”
被瞿飛言簡意賅亂總結,變為了“建人工島”。
然而,埋植式海上平臺操作方式類似人工島,實際上與人工島這樣條件覆雜、寬闊的建設工程既然不同。
它只需要施工隊伍膽大心細,設計隊伍修改圖紙。
律風頓時松了一口氣。
“這種人造平臺的方案,我在國內的跨海橋、跨江橋看見過很多成功案例,用在咱們橋上,應該沒什麽問題。”他說著瞥眼看向瞿飛,“比建人工島容易多了。”
“嘿,小平臺就不是島啊?”瞿飛不同意,辯解道,“我這不是怕廢話多,不能說清楚方案核心嗎?咱核心就是鋼鐵島嶼啊!”
翁承先對自己徒弟絕望了。
“什麽鋼鐵島嶼,這些都是建在海床上的懸浮平臺,最多算一串荷葉子。”
瞿飛一聽,眼睛都亮了,“好,荷葉!跨海大橋建在荷葉上,就是步步生蓮啊。”
意象極美,柔和得不像是瞿飛這樣的糙漢子能想出的詞語。
卻特別貼合埋植式海上平臺的設計。
律風楞了楞,詫異地低頭去看設計草圖。
圓潤的鋼管支撐起圓形的懸浮平臺,高低不一的平臺,又托舉起橋梁每一座橋墩。
橋墩踩在平臺之上,輕盈越過海床裏的花崗巖區域,如仙人點水而過,腳下生蓮。
他沒想到,瞿飛還能有這麽浪漫的形容。
之前被“人工島”激起的埋怨,變為了欣賞。
“步步生蓮比人工島更形象。”律風誇道,“瞿工有文化。”
有文化的瞿飛,終於得到了大眾文化人的認可。
他為了這個方案,深入工程研究所實驗室,成為了負責灌漿打樁的苦力,總算得到了真情實意的誇獎。
瞿飛嘿嘿嘿的表示開心。
他自吹自擂道:“那當然有文化,幾噸的混凝土在實驗坑裏堆起來的荷葉平臺,全靠我勇猛有力,不然,真的做不出來。”
翁承先聽了都搖頭。
下次還是不要把瞿飛關進實驗室幫忙了,這忙活半個月出來,沒能與外界接觸,更傻了。
宛如片片荷葉的埋植式海上平臺,得到了一致認同。
剩下的工作,主要落在了修改設計圖上。
之前一根立柱直插海底的橋樁,分散成了多根長短不一的立柱。
每一個鉆孔點,都需要根據地質勘測,尋找洋底巖石風化嚴重的脆弱區,撐起一根根立柱,架設好小小的平臺。
花崗巖區域方圓三公裏。
他們蜿蜒盤旋近,長達五公裏的彎曲橋身,都要按照相同的方法,嫁接在人工造起的荷葉平臺上。
特殊的施工方案,采用了埋植式海上平臺技術眾多施工經驗,總結出屬於南海隧道的新方案。
翁承先帶回來的工程師們,大多都在跨海橋、跨江橋使用這種技術的老手。
會議討論起真正專業的技術,律風就成為了旁聽的學生。
那些面容陌生、經驗豐富的工程師,點出自己負責橋梁與南海隧道跨海大橋共同點、不同點駕熟就輕。
持續整整一天的會議,組成了新的技術小組,承擔起跨海大橋越花崗巖海床區域的主要工作。
他們要在最快的時間完成測算,最迅速的繪制設計圖,然後再根據施工進程不斷修改、覆核。
保證橋梁腳下每一方海上平臺,都能順利穩當地撐起跨海大橋鐵灰色的宏偉身軀。
瞿飛負責測算。
律風,則是那個畫圖的。
他們跟著翁承先和工程師們,整日整日飄在南海上,唯有刮起臺風,要求返航的時候,才會重回陸地。
全新圖紙的修改,像是一場除舊迎新的過程。
律風畫出來的每一筆草稿、每一根線條,都在推翻最初的設想,又如細胞新生一般,將整座橋梁位於海面下的部分,更新換代。
幾十個晝夜的奔襲,創造了史無前例的橋基方案。
時間隨著重新繪制的圖紙,一點一點延展於海平面以下。
直到一片盛滿腥鹹海水的“荷葉”飄浮起來,撐起了第一根橋墩,律風緊繃的那根弦終於松懈下來。
“師兄,我們有辦法跨過巖層,進入隧道區了。”
殷以喬站在綠幕鋼管圍起的燈塔博物館下,收到了失聯許久的律風,發回的消息。
他沒有興奮地喋喋不休,消息簡短得透著疲憊。
卻如釋負重般,騰出時間傳達了他的喜悅。
大陸與寶島直線135公裏的距離,也不知道要走上多少年。
殷以喬離南海隧道的藍色圍欄那麽近,仍是要依靠遠隔千裏的訊號,才能得知律風的近況。
中國的建設效率,每一次都在刷新他的認知。
原來南海隧道建設隊伍攻克難關可以那麽迅速,一年就能確定下三分之一的距離怎麽前行。
原來十五年的工期那麽漫長,剩下預留的十四年裏,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像現在一樣順利。
覆雜的情緒在殷以喬心裏翻騰,哪怕他並不清楚律風怎麽解決的問題,也不妨礙他為律風高興。
“恭喜。”殷以喬轉身看向不遠處南海隧道建設工地,“晚上有沒有空一起吃晚飯?我來接你。”
確定下建設方案和詳細施工藍圖後,律風的工作重歸輕松。
他只需要定時上船,隨翁承先檢測海上平臺施工情況,觀看這座鐵灰色橋梁,如何延展至深海。
南海隧道工程項目,同時在多處施工建設。
距離花崗巖海床區域三十公裏之外,就是他們第一座入隧人工島。
蔚藍海域一望無際。
他們根本見不到三十公裏外什麽模樣,卻熱衷站在工程作業船甲板上,眺望遠方。
“我昨天聯系了負責沈管建設單位了。”翁承先迎著海風,低聲笑道,“四十二節巨型沈管,每一節都快200米,超過七萬噸。其中有那麽一節,會成為全世界矚目的焦點。”
南海隧道的建設,早就成為了全世界的焦點。
律風每天出發登船,都能見到不同發色、膚色的記者,在負責人的帶領下,參觀已經矗立在海岸邊的大橋。
鐵灰色在碧波之上,雄渾巍峨。
那些記者甚至沒能登上橋梁,僅僅站在岸邊,就能發出語氣相同的驚嘆。
而四十二節沈管隧道,會成為南海隧道最後的建設。
在完整的建設方案之中,某一節特殊的標的,將代表整座橋梁、整個隧道完成最後的合龍。
不會有國家願意錯過這樣的盛事。
更不會有人不想親眼見到南海隧道宣告成功的歷史性時刻。
翁承先不過是閑聊般感慨,律風竟聽進了心裏。
他的工作屬於跨海大橋階段,隧道的建設與翁總工有關、與瞿飛有關,而與他這個做橋梁設計的設計師,沒什麽關聯。
激動與遺憾交織在律風心裏。
以年計量的超級工程,每一分每一秒,都有無數人在默默為之付出。
他所見到的六方三角,來自遙遠的建設工廠。
雙層橋梁準備鋪設的軌道,由鐵建集團忙碌地準備。
四十二節沈管,在他不知道的地方,鑄模、測試、預制。
律風在風聲烈烈的南海上,感受到全國各地的力量,源源不斷匯聚於這座建設中的橋梁。
如果不能親眼見到它合龍,律風總覺得心裏會留下終生的遺憾。
終於,在某個風平浪靜的午後,律風問道:“翁總工,到時候安裝最後一節沈管的時候,我能不能跟你一起登船?”
翁承先聽了,笑得見牙不見眼。
橋隧安裝工程,每一個建設者都有預定好的工作,工作的特殊性不能夠隨隨便便帶人上船。
然而,他不能立刻答應,也沒馬上拒絕。
他只是說:“哎呀,可老吳跟我打招呼,搞完跨海大橋趕緊讓你休息,還有好多項目等著你去幫忙呢!”
律風作為國家設計院大紅人,從烏雀山大橋起,就在全國橋梁建設工程裏有了姓名。
有姓名的設計師,註定得到更多人的青睞。
吳贏啟遠在國院,只要能夠和翁承先聯系上,必定叮囑這位老朋友:讓律風鞠躬盡瘁可以,但不能死而後已。
越是奮鬥在前線的工作者,越是珍惜人才。
律風年紀輕輕,一腔幹勁,吳贏啟唯恐他拿出當年從建築師跨行橋梁設計師的魄力,在翁承先的忽悠下,轉型為隧道工程師。
吳院的擔憂,通過翁承先哈哈笑聲、半開玩笑的調侃,清晰傳遞給了律風。
“老吳說,設計師們懶懶散散的,他會催著去幹活,可你事事認真,他只想催你好好休息。”
“老吳說,他看人一向很準,你多積累經驗,早晚可以承擔起更重大的項目。”
“老吳說,中國大地還有千千萬萬的建設項目,橋梁比沈管更適合你的發揮。”
老吳同志心系後輩,律風格外汗顏。
他只是想靠著裙帶關系看看偉大世紀工程的合龍。
怎麽搞得好像他要親身上陣、安裝沈管,不達目的誓不罷休似的。
吳贏啟和翁承先對他誤會很深。
律風自覺不過是來得勤快、畫圖迅速,沒什麽可圈可點超能力,怎麽到了這兩位老同志口中,他的未來如此可期。
久違的假期,律風仍是陷入了迷之沈思。
他戳著手中的甜點慕斯,問道:“師兄,我在別人眼裏看起來真的很拼?”
殷以喬悠閑攪拌咖啡勺,沒急著回答,他端起咖啡深思熟慮後才說道:“還好,也就是普通的改變世界那種努力法,跟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比起來,不算拼。”
很好,律風第一次知道自己的比照對象在非人類區間。
他想笑又覺得笑不出來,皺著眉吃掉甜點,“明明我跟其他工程師比起來差遠了。”
律風在跨海大橋認識的工程師,能在狂風吹拂的海面,一眼測算出下樁距離,與精密儀器估值相差無幾。
又或者經驗豐富,提前預判海平面下看不見的淤泥情況,直接作出應急預案,迅速在危機發生時,解決倒灌的淤泥。
跨海大橋的各種困境,在這些工程師的處理下,擊破得輕而易舉。
律風和他們相處下來,越發覺得——
他們不是拯救世界的超級英雄,卻個個都是創造奇跡的超人。
律風吹噓其他工程師神乎其技,抑制不住驕傲的神情。
殷以喬聽得認真。
那些陌生的名字,漸漸有了模糊的身影,每一位都像他親愛的小師弟似的,心系橋梁,無心休息。
“你也不差。”師兄說,“難得假期,你都惦記著橋和南海。”
殷以喬的語氣像稱讚又像抱怨。
律風頓時警覺,堅決否認,“我沒有啊!”
殷以喬不信,勾起笑意問道:“那你約我去寶島做什麽?”
“去看看……”
律風張口就想說:去看看寶島的跨海大橋情況。
他話到嘴邊,又強行變成了——
“去看看老師吧。”
殷知禮為了設計出合適的大船建築,一直停留在寶島。
寶島政府代表不屑於大陸,但是對於這位成名許久的建築師不敢怠慢,任由他設計發揮。
然而,寶島大多數存在安全隱患的大樓,都重新架起了加固鋼管,或者拿出了重建方案。
殷老先生的設計圖,還是沒有拿出來。
那份萬眾期待,卻遲遲沒有公開的大船設計,正擺在律風的面前。
手工繪制的圖紙,清晰展現出了一座幹凈利落的船型建築物。
它擁有開闊的甲板,高大的船艙,龐大的船帆。
仿佛只要登上這艘迎風招展的大船,就能欣賞到南海壯麗風光。
可殷知禮不滿意。
他說:“它太像船了,反而缺乏了建築的藝術性。”
殷知禮的理念,是融物於景。
完全照搬船的模樣,只會讓人感慨一艘好船,卻不會讓人感受到建築物獨有的溫暖。
他和殷以喬不同。
博物館寄情於形,這座大船更要藏情於心。
殷知禮不希望它變為游樂場似的粗糙建築,希望它能夠矗立在南海隧道旁邊,成為世界各地游客印象深刻的中國大船。
老師的理念深邃得到達了另外的境界。
律風安靜地聽他講建築物與當地人文的融合,聽他說船與船之間的獨特,跟回到了大學課堂悠閑時光一樣,思索起面前這座船型建築。
殷知禮要的,是像船又不是船的藝術。
和律風單純想象的照搬福船,截然不同。
律風脫離了建築表達的世界許久,在老師的闡述裏,漸漸找回了對建築物的感知。
建築是自然界的真實映照,而不是枯燥無味的重覆。
直到他和殷以喬告別老師,回到立安港,律風腦海裏都在思考——
如何設計一座符合南海、像船又不像船的建築。
老師設計的大船,足夠漂亮。
但是律風能夠隱約捕捉到老師的意思。
設計裏美麗的是船,作為建築師永遠不能為了追求美,忘記了建築本來應當具有的特性。
正如那些跨海大橋正在創造的海上平臺,首先它們是穩固可靠的橋基,然後才是盛滿蓮花般美麗動人的荷葉。
殷以喬在酒店客廳挑選綜合旅游區的地面鋪設材質。
律風坐在茶幾旁,隨手畫出心裏印象深刻,像船不是船的地標建築。
悉尼歌劇院的圓拱白帆。
nemo科技館的銅綠色航船。
濱海灣金沙酒店的撲克巨輪。
律風閉著眼睛都能勾勒出它們的外形,分析出它們獨特的設計理念。
象征主義建築的廣泛應用,似乎已經很難尋找到超越經典地標的設計。
也難怪老師畫出了大船之後,陷入長久深思,遲遲不能決定好南海隧道旁邊商業樓的造型。
殷以喬忙完工作,走到茶幾旁,就見到了無數張船型建築草稿。
那些知名的建築物,被律風拆分成了不同的模塊,落筆標註了設計的緣由。
認真得像學生筆記一般的草稿,逗笑了殷以喬。
“律工,你這是要重操舊業?”
“我只是在解題。”律風擡起頭,撐著下巴晃著筆認真說道:“商業樓有48層,下面又要建立寶島最大停車場、地鐵站,還得扛住隨時登島的臺風。難怪老師不滿意那座船的設計,如果原封不動地施工建設,它可能會成為全世界第一座被風吹下海的高樓。”
“行了,不要操心爺爺。”殷以喬伸手把人拽起來,“他總能找到最好的解決辦法,南海隧道合龍前,寶島大樓一定可以完工。”
殷以喬的信心,來源於十年如一日的相處。
這世上就沒有能夠難倒殷知禮的項目,也沒有能夠困擾大建築師的船舶。
可律風擔心的不是老師,是那艘飽含深情的船。
他明知道老師可以給出最好的設計方案,依然忍不住去想:換作我,會設計出怎麽樣的一艘船?
律風的睡夢裏,揚帆起航的船隊與南海戰艦交替出現。
也不知道為什麽,戰火燃燒的聲音成為了夢境的配樂。
安寧的海域,藏著他無法預料的風險。
好像看似風平浪靜的海面,一不留神就會將懈怠的船夫吞噬殆盡。
“嗡嗡嗡——”
律風被手機振動突然吵醒。
夢境攪得他頭暈目眩,接通手機都有氣無力。
然而下一刻,瞿飛的大嗓門震天響,嚇得他從床上猛地彈起來!
“律風,快起來!16級超強臺風要來了!”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